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——初二(7)班学生自主研究物理课题
初二物理刚上来就是抽象的“力”,外加遇到疫情、“停课不停学”在家完成课程。复学后,与大家一起再把知识点梳理一遍。很多同学望着我的眼神稍微有点“茫然”。
课间,初二(7)班被调侃为“主任”的王现有同学,拿着折叠的一密一疏的两张作业本的纸问我:“老师,为什么一张平纸上放物体,放不住;折叠以后,却放的住?为什么同一张纸,折叠密的没有折叠疏的放的重物大?”
我这个“偷懒”的老师回答他:“这个与弯矩有关,你回家能用电脑的话,你查一下,然后告诉我。”
于是,他回家查资料做猜想,第二天找我交流,然后我不断提要求,他回家再去查资料做实验,3、4次以后,他完成了他这个实验报告。
然后在课堂上给所有的学生讲解,就如上个学期张珈烽同学给大家讲解“单面玻璃的原理”一样。同学们仔细听课,举手提问。一问一答,甚有架势!
观察日常生活,根据物理实验探究的过程(提出问题、猜想和假设、设计实验、进行实验、分析论证、评估、交流与合作),把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把所学的知识愉悦的解决你想解决的问题,才是真的有趣!这才是我希望你们真正掌握的!
我,非常荣幸能成为你们的老师,也为你们骄傲!



